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理想的战略高度出发,突出强调了坚守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前沿,对于强化意识形态建设这一铸魂工程、固本工程,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规范化发展是重要任务。我们认为,坚持建设标准、突出学术特色、引领社会思潮走向,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基本要求,这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学院综合实力提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学生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不可缺少的教学科研机构
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传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主义人才培育、回应当代国际社会质疑的重要使命,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是事关社会主义前进方向的重要事业。
首先,马克思主义学院是传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教学。从思想路线与逻辑主线相统一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坚持、巩固和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地的过程。因此,马克思主义学院不仅需要在与各种资产阶级理论的交锋中、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中,不断形成新观点、新思路、新理论,持续推动这一伟大成果的理论创新;还需要以言传身教、理论结合实际的形式,旗帜鲜明地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经验,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思想带入课堂教学中,渗透到学术交流中,展现在学术思想的争鸣中、不同价值观体系的交锋中,从而进一步巩固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文化阵地。
其次,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主体单位,承担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历史使命。当前,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空前激烈,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青年大学生可塑性强、意志相对薄弱,在面临思想困惑、价值抉择时更加容易“乱花渐欲迷人眼”。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要努力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触角延伸到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中来,将学生引到正确的为人、求学之路上来。唯其如此,才能塑造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忠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才能后继有人。
再次,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其教师群体是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内思想交锋的主力军。综观世界发展大势,中国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独特形象,必然会受到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攻击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质疑,西方“历史终结论”“新自由主义”“中国威胁论”等争锋屡见不鲜,国内市场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方面的争议也不绝于耳。针对这类现象,马克思主义学院必须肩负起回应国际质疑、引导公共舆论的社会责任,在审视大局、大势、大事的前提下,勇于担责、敢于亮剑,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积极回应各方质疑,努力争夺国际话语权,凝聚社会主义发展正能量。
“打铁还需自身硬。”马克思主义学院完成使命的首要前提是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强身健体”是第一要求。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必须加强学科建设,推动学术创新,提升学术对话能力,增强学科平台的学术影响力,如此才能真正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常态发展的规范化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学院建设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现在已经进入规范化建设阶段。从学院建设和发展的核心要素来看,马克思主义学院标准建设应当抓住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发展、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和综合管理制度化这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队伍的思想理论建设是根本。教师作为传递价值、教授知识、搞好科研的中坚力量,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之本。因此,加强教师队伍思想理论水平建设,快速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首要工作和根本支点。它是我们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的关注重点,这不仅表示我们应探索建立以学术背景、科研成果、教学贡献、师德作风、政治信仰等为关键要素的教师测评体系,为本学科教师的选聘、考核、晋升提供统一标准,更重要的是加快提升现有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所以,要加快构建以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学术安全培训制度、教师研修制度、中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和校外挂职制度为中心的培训体系,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同时,要注重青年理论拔尖人才的培养,尽快落实教育部关于人才梯队建设的基本要求。有学者呼吁,“制定合理的建设规划,明确高层次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中青年教师等学术梯队的适当比例”,[1]尽快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从根本上保证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可持续发展。
第二,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效性强的教学效果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生命力所在。“办好思政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核心任务,建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核心竞争力。”[2]学科研究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对其进行规范化建设是学院发展进步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一定要有合理的学术架构支撑课程教学,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研究,加强中国当代发展中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加强国际问题和世界格局变化的研究,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有与其他学术领域平等对话的态度和能力;要坚持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思想政治引领和学术支持相结合,提升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努力使学生达到真懂、真思、真用。
第三,管理制度的建设要有利于学术创新和教学创新。完善的制度管理是马克思主义学院顺利运转的基础保障。在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如火如荼的建设过程中,教育部已经在着手研究建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这个建设标准的推行必将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到,各种规范性要求的建立,应当解放教师的学术生产力,有利于调动教师科研投入和学术创新的积极性。在各种管理制度的设计中要处理好课程标准的统一性和教学创新的灵活性的关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上,不仅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为准绳,对教材体系、课堂教学体系、第二课堂教学体系进行宏观规定,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方向;同时,还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为引领,推动授课主体多样化、授课内容生动化、授课方式多样化,努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
另外,我们必须关注学术评价和课程评价问题,建立适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点和学术特点的学术评价体系和课程评价指标。当前,学科评价全国奉行一套标准,没有顾及价值标准和意识形态的区别,这就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水平的真实性反映,在某种程度上会降低其学术成果的学术地位。同样,课程评价也有其特殊性。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看多重效果,需制定一系列“显性效果、直接效果、近期效果与隐形效果、间接效果、远期效果共生”[3]的教学评价体系,从而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三、突出学术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繁荣发展的路径选择
目前全国已有200多个高校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如何在众多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中脱颖而出,推动学科特色、学院特色、学校特色的多样化发展是可行的路径选择。这样有利于促进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其学科形成自己的学术特色、教学特色、机构特色,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其学科的繁荣发展。
第一,培育各高校学科结构优势,注重学术传统承继,努力形成各自的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色的形成过程,就是将学科特色、学院特色、学校特色融合到学术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机构管理中的过程。学术特色,指的是学术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研究量度和研究模式的集合,突出学术特色,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科学研究上化被动为主动,通过发挥教师的研究专长,传承学院传统优势,围绕学校重点方向,明确自身学术研究的切入点和创新点,形成独具风格的科研体系。凝练教学特色则不仅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学校背景和学生专业相结合,与学校所处地域的发展历史、产业现状、文化习俗相结合,与当下中国的发展方向和突出矛盾相结合,形成“一本多案”的内容体系,实现对口教学,打破“意识形态教育过分追求形而上,现实社会过分追求形而下,中间出现信仰真空”的怪圈。另外,在组织架构、师资管理、学科设置等方面,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也应该从自身的传统优势和统一要求出发,进行适当的个性化调节,彰显机构管理特色。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开展交叉学科研究,探索新的理论增长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学术平台,推动交叉学科的研究,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学术增长点,发挥马克思主义的领航作用,这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重要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应当形成相关学科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地或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不仅要强化自身的学科意识、学科标准,做大做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还需要通过跨学科、跨学校、跨区域、跨国度的沟通交流,团结、吸收、借鉴其他学科的力量,形成交叉研究的格局。这就要求在学术研究上不仅要高度重视学科内的学术热点、研究进展,还要积极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的交流,把握各学科的研究热点、争议焦点,从而推动自身学术水平的提升;在教学模式和组织管理上,要努力扩大“走出去”的密度和广度,加强对其他国家、其他学校、其他学院典型模式的文本研究和实地调研,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最终在学术研究上形成一套风格独特、自成一体的话语体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上建构一套科学有效、别致新颖的实践体系,在机构组织上搭建一套运转高效、公正有力的管理体系,以学术科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组织管理这三驾特色马车的持续发力,拉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稳步前进。 四、引领社会思潮走向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社会文化责任
如果说坚持标准进行建设是为了保证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稳步发展,突出特色的目标在于推动创新,那么,引领社会思潮走向则是彰显学院建设成果、履行社会服务功能的学科责任。
第一,教学科研必须立足社会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的理论研究和创新。这是指将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日常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切入点。一方面,用学术成果丰富课程内容,逐步摆脱课程理论宣讲流于抽象概念层面、学生理解产生思维障碍、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的现实困境。另一方面,以社会实际问题促进学术研究,调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关注社会重大实际问题入手进行学术研究和理论思考的致思取向。应当承认,不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擅长理论指向的社会现象分析,不大开展问题导向的理论分析和理论建构,并且存在不少误解。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以为从问题出发会偏离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理论要求。这种理解有合理之处,但这是教学的要求,不是科研的要求,是抱着教材做研究的模式。可以说,由社会问题切入进行教学科研,从本质上看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体现。正如有学者所强调的,“理论联系实际,必须联系的是当今世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的实际,而决不是日常生活琐事”。[4]因此,在问题对象的选择上,必须具备整体性思维,紧跟国际大势、中国大局和社会大事,凸显研究的重大战略价值。这些重大问题都是影响老百姓日常生活变化的基本问题,是真正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真切反映人民意愿的实际问题。这也就为我们进行社会问题选择提出了“顶天立地”的综合要求,既要从小处着手,还要对反映重大问题本质特点的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透彻研究。应当说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练的基本功。 第二,积极参与社会思潮评价分析活动,满足社会大众和青年学生关心社会发展走向的心理需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是国家的公共资源。公共资源必须服务于社会大众,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应有担当。“社会科学学者不仅仅要生产供同行们参考和评价的新的学术著作,还应该更多地为社会服务、为国家建设服务,生产服务于‘国家建设’需要的新作品。”[5]在中国一流智库建设的推进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积极投身到理论建设、战略研究、公共外交和政策建设的研究中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此外,马克思主义学院还应以开放包容的姿态,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的手段,搭建学术资源共享平台、校内外互动平台、学校咨询平台等,推动学术资源、人力资源与社会共享,落实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的服务工作。
第三,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学院建设,丰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更好地发挥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功能。社会领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必须依靠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马克思主义学院应积极加强同相关政府部门、校外科研院所、知名企业、文化基地的合作交流,搭建“政、产、学、研”的协同创新平台,形成学院和社会各领域、各方面的教育合力。例如,学院可聘请社会上有丰富社会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深厚的行政干部和各类管理人才、创业型人才担任特聘教师,把他们丰富的社会感受引入课堂。如此也集中一批社会人士形成自觉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传播的力量。所以,马克思主义学院可以通过适度探索社会力量的准入、使用、利用机制,发挥社会力量作用,丰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更好地发挥引领社会舆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3]张雷声,龙晓飞,邓春芝.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研究报告(2006-2011)[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6).
[2]李卫红.将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成意识形态工作坚强阵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
[4]张雷声.把握学科基本特征,加强学科基本规范[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1(1).
Copyright @ 2018 德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联系地址 : 德州学院博文楼5楼马克思主义学院 邮政编码 : 253023 联系电话: 0534-8989501